大家都知道牛皮癣是一种非常恐怖的皮肤病,跟它的名字一样非常难以治疗,总是反反复复的出现,造成生活中的困扰,如何可以有效的治疗牛皮癣,一定要诊断牛皮癣的程度来作为依据治疗。
银屑病亦称牛皮癣,是一种临床发病范围广泛、症候表现复杂多变、目前临床治疗有一定难度的慢性偏方病。它的皮损临床表现在红色丘疹或斑片上覆有银白色多层鳞屑,以四肢伸侧、头皮和背部较多。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牛皮癣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患者病情春季、冬季加重,夏季缓解。
牛皮癣的西医诊断依据
1、可有家族史。
2、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主。
3、慢性经过,缓解与发作交替出现,常持续多年。有一定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4、有一定好发部位,依次为头皮、肘部、膝部、摩擦部位,也可泛发全身,包括粘膜部位及指(趾)甲。
5、基本皮损为炎性红色丘疹或斑丘疹,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发亮薄膜及点状出血现象,基底浸润明显,可有同形反应。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及红皮病型四型。各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脓疱型是在寻常型基础上出现多数无菌性小脓疱、脓湖;关节型除银屑病表现外,伴有关节肿胀、疼痛、变形;红皮病型是在银屑病基础上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大量麸皮样脱屑及正常皮岛。
寻常型:根据病程分三期。(1)退行期或称恢复期:炎症基本消退,皮疹缩小变平,周围出现色晕,色晕扩大,皮疹消退。(2)进行期:皮损浸润明显,鳞屑较厚,皮损周围红晕,受机械性剌激如针剌、搔抓或用剌激性较强的外用药物,常在所剌激部引起新的皮损,称同形反应,亦称koebher征。(3)稳定期或称静止期:病情稳定,暂停止发展,炎症减轻,无新皮疹发生。
红皮病型:常由不适当治疗及外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而致,皮损呈弥漫性潮红、紫红,甚至肿张浸润,大量脱屑,常伴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脓疱型:以掌跖部多见,重者泛发全身,皮疹为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头到粟米大小脓疱,或反复发作,常伴发热、关节痛等,疱液细菌培养呈阴性。
关节型:除有寻常型典型皮损外,伴关节痛,大小关节均可受累,可致骨质破坏,少数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现在大家知道牛皮癣的症状依据都是怎么样的,只有针对这些的诊断依据,患者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减轻症状,对于牛皮癣,患者在病情稳定以后,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注意饮食方面,它是引起牛皮癣复发的主要原因,只要忌口就可以减少复发。
本文来源:铁岭哪家医院治疗牛皮癣好上一页:牛皮癣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下一页:铁岭牛皮癣医院如何检查出牛皮癣
- 2021-11-16科学洗澡可有效预防
- 2021-11-16患者的饮食护理细则
- 2021-11-16乌司祖安单抗—银屑病关节炎治疗的新生物制剂
- 2021-11-16脓胞型银屑病诊断和治疗法
- 2021-11-16早期的征状是什么呢
- 2021-11-16银屑病的病因在中医上有哪些
- 确实如何正确的预防
- 俄发现成因
- 银屑病关节炎的症状发挥
- 2011年进展和承诺:风湿和皮肤病领域研究热点
- 干癣治不好 心理调节很举足轻重
- 8月5日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摘要,确诊超1869万,死亡超70万,趋势渐缓
- 银屑病的诊断分析方法是什么
- 美国FDA发布关于坏死突变阻滞剂,硫唑嘌呤和/或巯嘌呤的安全性更新
- 饮食小窍门必要缓解
- 老年如何防治?
- 集萃药康完成超4亿元B轮融资,都未成全球小鼠品系种类最多资源平台
- 小葫仙历险记之这些食物其实并不必需109
- 试验性依那西普生物类似物 CHS-0214 将近 3 期研究主要终点
- 怎么正确诊疗呢
- 2019ACR:银屑病的发病决定了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是可先发展为关节炎还是可先发展为银屑病
- 药物时需要注意饮食
- 预防银屑病复发的紧急措施
- 英《经济学人》:电子病历图表研究新方法在疫情中脱颖而出
- 皮肤过敏病症 皮肤过敏一般表现出的五大病症
- 日本批准诺华Cosentyx用做治疗银屑病
- 银屑病的检验方法
- LEO 银屑病药剂 Kyntheum 获得欧盟批准
- 病症饮食别怕“热”
- 秋冬早些预防扩散
- 吃饭什么补白细胞 白细胞偏低吃饭它准没错
- 广医一院皮肤科程喜平:不能根治 症状消失不亦然治愈
- 头皮牛皮夙怎么治疗 头上治疗有奇招(2)
- 患者饮食如何恰当搭配
- 孤独中我们到底怎样去预防银屑病复发呢
- 痛悼!年仅23岁的医生在抗击日本气象厅中献出宝贵生命
- 血液钙水平可预测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效果
- 缺少维生素D可缓解症状
- 怎么恰当诊断呢
- GSK与Galapagos的银屑病药物GSK2586184中期试验达绕道
- 服用时需要注意饮食
- 应当如何正确的预防
- 何为“惰性粒细胞型哮喘”?
- 不简单 弄清病因更好克服
- 有哪些呕吐?
- 2011年进展和承诺:风湿病和哮喘领域研究热点